找出青春期孩子的正向認同並鼓勵他證明自己
青春期孩子需要從外界的認同與肯定中,加強與加深對自己的肯定與認同。
有一次在英文教室,要代三堂六年級英文課。
起初,三班學生,在門口都露出猶疑的表情而不敢進教室。我說:「請進,英文老師今天請公假,所以老師來代課。」青春期的孩子跟大人之間,慢慢會形成愈來愈明顯的界線,而不再像童稚時很容易就跟人親近。
第一班話才說完,兩個男生就在拉扯,A男說:「老師,他把我的筆要拿去冰箱冰!」我問B男:「他的筆有跟你說,它很熱嗎?」B男不好意思的笑著說:「沒有耶!」我說:「那就好,下次要拿別人的東西前,記得要經過對方的同意,這樣你做得到嗎﹖」B男說:「好!我做得到﹗」我回:「很棒﹗管得住自己,老師相信你﹗」
青春期的孩子有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很奇怪的行為或是思想舉動,我們不一定要隨著他的思想或是行為來隨著兜轉,但是也不要先急著否定他的行為,因為你的否定會激起他的防禦和反抗。而是要帶領他們抽離情境去思考,他是否需要這樣做﹖以及他可以怎麼做﹖當孩子收到不一樣的訊息和指引時,他就會跳出原有的思維與情境,去思考與決定自己可以怎麼做。
當孩子不是在行為層次中一直被糾正與指責時,他才會靜下心來思考,也才有可能真的正視到自己行為的無聊或是幼稚。當孩子會想、會判斷,也才有可能讓行為改變而慢慢成熟,所以大人不要一直拘泥在要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引導他們多思考、多分析與學會做適當的選擇。
在上述狀況中,當B男承諾他做得到的時候,我也表示肯定的相信他,那一節課他很認真地上完課。
青春期孩子的無俚頭,要靠父母智慧的不按牌理出牌來應對。
另一班一樣是兩個男生在糾纏,C男說:「老師,他很自戀,他覺得自己很帥!」我看著D男問:「你覺得自己很帥嗎?」D男回:「對!」我說:「很好,自戀總比自卑好,但是,覺得自己帥,就要表現出相應帥的氣質和態度,你一定可以好好上課與學習,對吧﹖」他說:「對!一定可以。」我回:「老師也相信你一定可以﹗」那堂課,D男不再理會C男的任何騷動。
當你肯定對孩子的自我認知時,孩子先有了對自我的自信,而你又引導孩子往他對自我認知的正向發展,那份尊重與賦權,就像是指引孩子得到桂冠的地圖,他怎麼可能會拒絕往那條路上努力前進呢﹖
每一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認同與肯定,特別是正在追尋與發展對自我生命探索與認知的青春期孩子。
要想跟青春期的孩子當朋友,不是只要會跟他們聊天、打屁說一些不營養的垃圾話。這些浮面的相處只是嬉鬧一陣又會空虛,並不能真的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落地發芽產生幫助。
幫助孩子找出他的正向特質多鼓勵,讓他證明自己是一個值得被人家肯定與認同的孩子,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才會在他變化多端的情緒與混淆不清的自我認同中產生光明的指引,他們真的會很努力地去證明自己做得到。
孩子不是突然就會變成現在這樣,他是很努力長大才成就了現在,不管他現在是犯錯還是挑釁,他一定也有很多的成功經驗與優點,多挑出孩子的正向特質鼓勵與期許,那份包容與肯定,會讓孩子自我修正成更好的模樣。
把你用在幫孩子挑錯的心力,花在發現孩子的亮點,讓孩子的亮點成為他發展自己的定心錨,即便孩子遇上困難與挫折,他還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找尋光源,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與安定身心,這才是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實力。
當青春期的孩子被父母接受、被相信、被肯定,怎麼會浪費時間去反抗或挑釁父母呢﹖
陪著青春期的孩子證明自己,他可以做得更好,是父母對他的賦能與疼惜。